美术院校交流活动 美术院校交流活动

王朝刚回溯川美油画教学30年:创作带路,在实验中前行

所属分类:美术院校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1-05    作者:西安简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采访者:川美搬到新校区以后油画系的教学产生了几次改革,比如说课程制,还有后来的新工作室制,这些变化您觉得总体来说是一个什么原因在主导?在这种教学变革当中,年展有什么变化?

王:其实整个搬到新校区来之后,环境的差异,确实让学生创作的气场不一样了。黄桷坪校区跟原生的社会生态融入得特别紧,但是到大学城校区之后,因为大学城是一个从田野里面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城,那个时候周围根本还没有住宅区,只有偏远的镇上有些居民。这个生态和在黄桷坪完全是不一样的,这个生态也会对学生的创作有一些影响,比如对社会敏感度的变化。

第三工作室教学非常有示范作用,也出了不少人才,但是到了2005年、2006年的时候发现一工作室、二工作室和三工作室都差不多,都比较倾向当代艺术。那个时候学生坚持传统的绘画语言的学生比较少了,单纯的基础训练,都包裹在了当代艺术的氛围里面,在那时候几个工作室已经没有很大的差距了。这种情况下就放弃了几个工作室的区别,开始了课程制教学。哪个工作室有什么好的课程,大家就都来上,都来听,至于你成长成什么样子,你只有把这个课程上完了之后再看。这样的好处就是让学生把各个工作室成熟的课程都上了一遍,学生在这当中会碰到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触发他的创造点。可能每个课程会出来几个人,每个课程都会有一些人在中间找到感觉,甚至于持续用这个课程的方式进行创作。

图片

杨劲松《殇》布面油画 280x450cm 2008

从2006年到2020差不多14年左右,教学模式都是课程制,以创作带动教学理念下的课程制教学,川美在此期间应该是唯一的在八大美院中没有实行工作室制的学院,其他学院都是有三个到五个工作室。实际上发现这样好像也可以出不同类型的人,到毕业创作的时候,大家的创作也区分的挺开的。有些同学,因为课程类别拉得很开,可能刚刚上了一个装置课程,马上又是一个写实性的油画课程,一会儿又来一个抽象课程,然后就碰撞,所以到毕业创作的时候有非架上绘画的,也有架上绘画的,在这些作品中,具像的、抽象的都有,也是挺丰富的一个形态,在那十几年中川美也在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到后来的时候,应该是2015年、2016年之后,老师们就开始在思索另外一个问题,课程制的好处就是像吃饭一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菜,碰到好吃的就吃。但是有另外一个弊端,每个菜都浅尝辄止,导致学生对自身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不够,没有工作室制那种深入。但是实行工作室制,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得保证在刚开始选的时候,对学生来说要是一个是正确的选择,这又是一个难度。所以后来我们衡量之后,在教学上,我们觉得持续了这么长的时期,本身改革就有意义,因为十几年的课程教学,很多老师每年都重复上相同的课,我个人认为会出现麻木和疲软的状态,不管是老师或是学生都有这样的状态。

图片

李贺龙《子夜系列》纸本油画 50x70cm 2017

那时候就主张我们要改革,要成立新的工作室制,一方面是刚好有一个前提:国家话语之下的主题创作被重视,同时当代艺术市场也在萎缩,一上一下的变化导致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就不一样了。我们也是想把它做一些区分,那个时候就开始思索,重新建立工作室,所以我们分了三个工作室。第一工作室目标很明确,就是具像写实,就是针对我们国家话语下的主题创作,完成一些重大创作任务;第二工作室是绘画语言工作室,就是在我们所坚守的绘画语言上,从油画出发,到绘画语言的拓展创新,在艺术本体语言上的演进;第三工作室比较像一个大的试验场,这个试验场允许你去试错,允许你更大程度的开拓,这个边界似有似无,这个边疆可以由你去定义,我们可以先给你一个大的边界,但这个边界学生可以突破,甚至于老师也可以去突破,这个试验场是针对未来的、实验性的和更具创新性的领域。所以整个教学体系就像一个足球队的分工,后卫,中卫,前卫一样,形成这样一个教学的体系,也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求,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做什么样的创作,往哪个领域发展。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