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的广阔领域里,“神似”这一概念指的是绘画作品在精神内涵、气韵流动以及意境营造上的深刻表达,它侧重于捕捉并展现事物的内在灵魂与独特气质,而非仅仅追求外在形态的逼真再现。神似的追求,意味着通过艺术化的简化与适度夸张,穿透表象,直击物体的本质精神与深远意境,从而让观赏者能在更深层次上感受到作品蕴含的情感与思想深度。
“神似”这一美学理念,植根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土壤之中。早在南齐时期,谢赫在其《六法论》中就深刻论述了“形”与“神”的辩证关系,提出“应物象形”的同时,也隐含了对超越形似的精神追求的向往。随后,南朝范缜的《神灭论》进一步阐释了“形为神之载体,神乃形之功能”的哲学观念,为“神似”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东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更是成为了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领域的一条金科玉律,被后世画家广泛遵循与实践。
(明)张路《桃源问津图》
在实践层面,实现“神似”的艺术手法多样,其中简化和夸张尤为关键。画家们巧妙地运用这两种手法,不仅精炼了画面元素,更强化了物象的内在特质与情感色彩。以齐白石画虾为例,他通过精简虾的后腿数量,并运用精妙的笔墨技巧,不仅未削弱虾的生动性,反而使其形象更加鲜活,透明感与动态之美跃然纸上,完美诠释了“神似”的精髓。
中国画以其对神似的独到追求而著称。苏轼在品鉴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时,曾讲述了一则趣闻:四川有位名叫杜处士的收藏家,他珍藏着一幅戴嵩的真迹。某日,他将这幅画拿到室外晾晒,恰好被一名路过的牧童看见,引得牧童捧腹大笑。牧童解释道:“斗牛的尾巴在争斗时是紧紧夹在屁股里的,即便是力大无穷的人也无法将其拔出,而画中的斗牛尾巴却翘得老高,这不是很好笑吗?”然而,苏轼在论画的诗中却写道:“作画求形似,见与儿童邻。”他以此表达了一个观点:作画若只追求形似而忽视神似,其见解便如同孩童般稚嫩。
那么,神似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唐代画家韩干与周昉都曾为大将军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过肖像。郭子仪本人难以分辨两幅画的高下,于是请女儿来评判。赵夫人审视后说道:“两幅画都画得像赵郎,但后画(周昉所作)更为出色。前画(韩干所作)虽然捕捉到了赵郎的外貌特征,但后画则更进一步,捕捉到了他的神态与气质,展现出了赵郎的性情与言谈举止。”这个记载生动地说明了,作画若只偏重形似,只能得到人物外在形貌上的逼真,而唯有达到神似,才能描绘出人物栩栩如生的个性特征和内在风貌。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何西洋画不常论及神似?以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为例,画中人物不仅外形栩栩如生,更透露出一种端庄温婉的气质,尤其是那抹微妙的微笑,仿佛藏着无尽的深意,被誉为“谜之微笑”、“永恒之笑”。与周昉笔下的赵纵像相比,这幅画似乎更完美地诠释了“神似”的精髓。
但这其实已触及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灵魂。在中国画中,神似不仅仅是对对象神情意态的捕捉,更是画家个人精神风貌的展现。周昉之所以能画出赵纵的“性情笑言之姿”,是因为他擅长“迁想妙得”,即把自己融入画中,通过想象与情感体验,与人物的精神状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神似的效果。中国画对神似的追求,与画家“抒写胸中逸气”(元代画家倪云林所言)紧密相连。比如南宋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图》,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李白豪放傲岸的神态,不仅深刻揭示了李白的精神气质,更生动展现了画家梁楷的内心世界。
而西洋画则更注重写实,强调物象的精确比例与透视关系,力求真实描绘事物的形体。达·芬奇在《画论》中便提到:“最值得称赞的绘画是最能形似的绘画。”这正是西洋画不以神似为审美标准的原因。
当然,中国画追求神似并非忽视形似,而是不拘泥于形似,力求“以形取神”,达到“形神兼备”。若完全抛开形似,一味追求“离貌取神”,则可能失去对象的真实性,陷入鲁迅所讽刺的“两点是眼,不辨鹰燕”的尴尬境地。白石老人所言“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正是对中国画艺术主旨和审美趣味的深刻领悟。
宝图专业美术作品征稿荐稿基地是为了解决出版社用稿难和作者发表难的问题,联合多家优秀美术出版社合作,由简能文化传媒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运营的专业美术征稿、荐稿机构。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