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春拍中国书画部隆重呈献近四百件历代名家佳构,古代书画由元代顾岩寿的楷书《木兰花慢词一首》领衔,为顾氏现存尺幅最大的作品,尤为珍贵;拍场亦呈现明代吴门画派领军人物文征明晚年青绿山水手卷《溪山深秀》、董其昌晚年书法代表作《杂书释论》、《石渠宝笈》著录的董诰丹青并嘉庆御题《寿寓恬熙•桐荫玩月》。
近现代书画呈现张大千80年代晚年泼彩、传承有序的《阿里山浮云》、《柴家相约》及《振衣千仞岗》;傅抱石60年代巅峰之作,极具鲜明傅氏皴特征的《华山》;还有汇聚民国时期海上名家张大千、溥儒、周炼霞、吴青霞等《苔岑集 册页》,尺寸袖珍,实为难得。
当代水墨版块将继续由香港重要藏家“三槐堂主人”王良福先生珍藏之林风眠、吴冠中山水作品领衔,焦点所在是林氏的《崔莺莺和她的使女》,无疑是画坛大师中西技法融合的代表之作,具有浓厚的艺术与学术价值;刘国松《西藏组曲202》的雪山代表之作亦将粉墨登场。
董诰《寿寓恬熙•桐荫玩月》
设色纸本 镜心
16.5 × 24cm.
估价:HKD 480,000 - 800,000
着录:
<一><石渠宝笈三编>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北京出版社,第九册,2003年,页868-869。
<二><历代着录画目>,(美)福开森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页735。
<三><清代御制诗文集>。
本幅楷书题写桐荫玩月四字,并由嘉庆帝题写,御制诗一首于本幅左上。画中绘两高士坐在梧桐树下赏月的场景。董诰根据嘉庆帝的诗文,用他手中的笔把“秋宵清景满原炯,嘉荫高梧百尺青”用绘画形式很好的呈现出来,风致隽逸,人物虽小,面目体态形神兼得,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董诰作为官二代,尤其是作为“国朝第一手”董邦达的长子,也颇受乾隆帝的赏识。画作很多都收录于《石渠宝笈中》。其在乾隆五十二年加太子少保,擢户部尚书。作为嘉庆帝的老师,其与嘉庆的光系不亚于朱珪。过世时,嘉庆帝亲临祭奠,御制哀诗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之句,赐谥文恭。
张大千《阿里山浮云》
设色纸本 镜心
66.5 × 136 cm.
估价:HKD 6,000,000 - 8,000,000
来源:
香港苏富比2002年春LOT125,成交价:HKD 1,852,000。
出版:
<一>《张大千书画集卷2》,第30页,(台北)历史博物馆,1980年。
<二>《张大千书画集》,第13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三>《大师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张大千作品在加拿大首展》,第53页,(台北)历史博物馆,2000年。
展览:
<一>“大师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张大千作品在加拿大首展”,温哥华美术馆(加拿大),2000年11月30日-2001年1月28日。
<二>“大师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张大千作品在加拿大巡展第二站”,维多利亚美术馆(加拿大),2001年3月2日-4月22日。
《阿里山浮云》是大千先生八十二岁时忆游之作(张大千先生曾于1959年与在台诸门人同游阿里山)。本幅敷色秀润苍郁,云海飘渺,山麓间岚气回荡,尽见乃师烟云虚实有无之妙顿。
张大千《振衣千仞岗》
设色纸本 镜心 一九八一年作
108.5 × 57.5cm.
估价:HKD 700,000 - 1,000,000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出自晋代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比喻心志高洁,远离尘世而归隐。
1981年初夏,张大千开始绘制人生中最重要作品长达十米的巨制《庐山图》,倾注其大量的精力与心血,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直至1983年辞世前,他也保持与世界各地朋友的鸿雁往来,持续地进行创作并通过相赠作品,以示友朋之间的亲密友谊。
大千晚年所绘人物多为逸笔,此幅创作于1981年,人物衣纹鞋履、毛发面容刻画细致,山体、树枝以墨为骨,以赭石渐次渲染,再用朱膘、朱砂点缀,营造出天朗气清、秋色丰盈的时节场景。底部近三分之一的留白,似云似雾,将人站立于山顶把壮丽河山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迈气魄展现得淋漓尽致。潇洒的行书落于右侧,点题的同时使画面达到动态平衡的效果,晚年的大千创作已达通融,随心所欲的宗师境界。
此类题材在大千的创作中并不多见,料想此藏家的高尚品格得到张氏内心的高度认可。得蒙藏家信任,此作象征其与张氏友谊的精品佳构首现市场,实属难得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