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六远”技法是画家们营造空间层次感的重要手段。高远技法侧重于展现山峰的雄伟与高耸,深远则通过山峦的层层叠嶂传递出深邃感,平远则展现大地的开阔与平坦。阔远技法进一步强调了画面的广阔无垠,迷远则利用云雾的缭绕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朦胧之美,而幽远则让山水之间流露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北宋郭思编纂的《林泉高致》中,详细记载了其父郭熙对于山水画的独特见解,即“山有三远”的理论。自山下仰望山顶,展现的是山峰的“高远”;自山前窥视山后,体现的是山峦之间的“深远”;自近山遥望远山,描绘的则是大地的“平远”。这三种“远”的概念,为山水画的空间布局和视觉层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郭熙《幽谷图》
而到了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理论,增加了“阔远”、“迷远”和“幽远”三种视觉感受。近岸广水,旷阔遥山,称为“阔远”,这种构图方式能够展现水面的宽广与辽阔;烟雾溟漠,野水相隔,仿佛不见的景象,被称为“迷远”,这种手法能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则称之为“幽远”,它传递出的是一种深远而宁静的山水意境。
虽然不同朝代的画家对于“六远”理念有着各自的理解和诠释,但大体上都是围绕“远”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理念,以便在山水画创作中能够自如地应用。
在“六远”理念中,“远”字不仅代表了视觉上的距离感,更蕴含了画家对于自然山水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射。前三远“高远”、“深远”、“平远”强调的是视觉上的定位与视角选择,而后三远“阔远”、“迷远”、“幽远”则更侧重于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灵感受与情感表达。
在实际应用中,“六远”理念为山水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构图方法和灵感来源。画家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构图方式,展现出山水的雄伟、深邃、广阔、朦胧和幽静之美,从而营造出独特的山水画面意境和气韵。通过理解和运用“六远”理念,画家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能够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宁静和满足。
郭熙所言的“高远”,即是从山脚仰视山巅的视角,仿佛以虫子的视角仰望,这种透视法被形象地称为“虫视”。宋代的范宽在《溪山行旅图》中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方法,画面中的巍峨山崖,如同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气势磅礴,令人感到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这种透视法特别适合表现高大雄伟、气势非凡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深远”,则是站在山前或山上远眺,需要绕过前面的山峦,才能窥见山后无尽的景色。这种透视法在画面上呈现出山重水复、连绵不绝的视觉效果,仿佛“江山无尽”,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探索欲望。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雾图》便是深远法的典型代表,图中曲径通幽的溪涧、层层叠叠的山峰,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意境,让人沉醉其中。
“平远”则是从近处平视远山所得的视觉效果,这种透视法所展现的景物一般不太高峻,多为山林湖泊、远浦遥岑等常见景象。元代倪云林是描绘平远山水的高手,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大湖一带的山水景色,以简洁的笔触和淡雅的墨色,营造出一种悠闲宁静、坦荡开阔的意境。倪云林的画作给人一种宁静致远、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
韩拙所定义的“迷远”,指的是画面中因烟雾弥漫、野水相隔而使得远景仿佛隐而不见的景象。这种视觉效果的核心在于“烟雾”与“野水”的营造,以及“不见”这一显著特点。王维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及他在《山水诀》中提到的“远景烟笼”、“深岩云锁”,都生动描绘了“迷远”所带来的空蒙辽阔、神秘迷离的艺术境界。明代文征明的《风雨图》和清代王原祁的《松溪山馆图》便是这种“迷远”境界的杰出代表,前者描绘了船只在风雨中清晰可见,而四周却迷蒙恍惚,江水浩渺无边;后者则通过烟笼雾绕的手法,营造出了深邃莫测的山水境界。与“深远”相比,“迷远”更强调远景的模糊与不可见,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探索空间。
“阔远”,描述的是画面中近岸广水、旷阔遥山的景象。这种透视法将画面分为三个层次:近景为岸边,中景为宽阔的水面,远景为山脉。这种构图方式与郭熙的“平远”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阔远”更侧重于展现水面的宽广和山脉的遥远,营造出一种宽广无垠、气势磅礴的视觉效果。
“幽远”的解释是“景色至绝,而微茫缥渺者”。这种透视法强调的是景物极致的美妙和微妙的变化,带有一种宁静、深远和神秘的气息。然而,从某种角度来看,“幽远”与“迷远”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因为两者都涉及到远景的模糊和朦胧。不过,“幽远”更侧重于表现景物本身的深远和宁静,而非因烟雾或野水造成的视觉模糊。这种透视法能够营造出一种深邃、神秘且充满诗意的山水意境。
宝图专业美术作品征稿荐稿基地是为了解决出版社用稿难和作者发表难的问题,联合多家优秀美术出版社合作,由简能文化传媒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运营的专业美术征稿、荐稿机构。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