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意象之美---泼墨法

所属分类:学术前沿    发布时间: 2024-07-16    作者:西安简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说到中国画,就不得不提起泼墨的技法。这一独特的绘画方式,在中国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深厚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令无数画家和观者为之倾倒。

泼墨技法源于中国古代,是画家们用饱含水墨的画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形成水墨淋漓、气势磅礴的画面效果。这种技法不仅要求画家有深厚的笔墨功底,还需要有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泼墨的作品往往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动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泼墨技法的运用十分广泛,不仅在山水画中有所体现,也在花鸟、人物等题材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山水画中,泼墨可以表现出山川的雄伟、流水的灵动,以及云雾的缥缈;在花鸟画中,泼墨则可以描绘出花朵的娇艳、鸟儿的灵动,以及树木的苍劲;在人物画中,泼墨则能够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泼墨技法的魅力在于其自由、奔放和不可预测性。在泼墨的过程中,画家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和自己的情感变化,灵活地调整笔触、墨色和水分,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使得泼墨作品具有极强的个性和生命力,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张大千《荷花》

泼墨法,这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技法,源于唐代画家王洽的独创。《唐朝名画录》和《历代名画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详细描绘了王洽如何以泼墨法作画。

王洽,一位性格豪放的艺术家,喜爱饮酒。酒后,他常常解开衣衫,意气风发,将墨汁直接泼洒在绢上。然后,他根据墨迹的自然形态,巧妙地创作出山石、林泉、云雾等景象,画面浑然一体,仿佛自然天成。因此,他被誉为“王泼墨”。

据《唐朝名画录》记载,王洽的泼墨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可以将墨汁泼洒在纸上,然后用脚和手进行涂抹,随墨迹的形状描绘出山石、云雾、水流等自然景观,画面生动自然,宛若天成。他的这种创作方式,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赞誉。

然而,遗憾的是,王洽的真迹并未流传下来,我们只能通过后人的描述和记载来想象他泼墨作画的情景。在宋代,画家梁楷成为了泼墨技法的第一位传承者,他的代表作品《泼墨仙人图》充分展示了泼墨法的艺术魅力。

关于泼墨法的运用,唐代张彦远提出了“泼”不能过甚的观点,强调了在泼墨过程中要适度控制,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明代李日华在《竹懒画媵》中进一步阐述了泼墨法的微妙之处,指出泼墨时墨色要自然流淌,不见笔迹,仿佛自然泼出一般。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则强调了泼墨在表现山水、草木等自然元素时的重要作用,认为泼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画中气韵。

《清河书画舫》中详载了唐代画家刘以则之孙秘藏的顾况《江南春图》袖卷,其后的宋元名贤题跋赞美了画作的笔法之潇洒与天真烂漫。这幅作品在项氏家族中流传,顾况的画作被前人评价为入神,其源头出自王洽(即王默),且在秀润方面更胜一筹,这一评价并非过誉。

在史料中,唐代的泼墨画作以其偶然的水墨洇化效果为特点。泼墨的步骤是直接以水和墨色通过特定的笔法挥洒在绢素之上,让水、墨或色在绢素上自然融合。泼洒后,还需要艺术家运用后续的笔法进一步收拾和完善画面。这种泼墨画法展现出了极高的自由度,然而,相较于谢赫六法和形神论的传统标准,泼墨与洒墨的技巧确实难以在传统笔墨法则的品鉴范围内得到清晰的诠释。

宋代以后的画史中,王洽的泼墨技艺得到了更明确的记载。《宣和画谱》和《画学集成》都描述了王洽擅长泼墨成画,时人称之为“王泼墨”。他性格豪放,嗜酒如命,作画时常常在醉酒后,解衣磅礴,先以墨泼洒在画布之上,然后根据墨迹的形状,自然地描绘出山、石、林、泉等景象。他的画作往往能表现出自然的神韵,如云霞卷舒、烟雨惨淡,而不见墨污之迹,其艺术造诣非一般画史笔墨所能企及。

宋人梁楷亦是一位泼墨技法的佼佼者。作为南宋宁宗朝的画院待诏,他的《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泼墨写意人物画,标志着泼墨语言在画史上的独立地位。这幅作品不仅突破了传统线型绘画的局限,也展现了泼墨技法的独特魅力。

史料还记载了王洽使用泼墨法绘制的《云山图》,描绘了天台山的景致。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曾见过此画,并题诗赞美:“石桥遥与赤城连,云锁琼楼满树烟。不用飇车凌弱水,人间自有地行仙。”然而遗憾的是,这幅画作并未流传至今。

明人李日华在《竹嬾画媵》中评价泼墨者用墨之微妙,称其作品不见笔迹,如同自然泼出一般。董其昌也指出,云山的画法并非始于米芾(米元章),而是早在唐代王洽的泼墨中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趣。这些评价进一步证明了泼墨技法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清代沈宗骞在其《芥舟学画编》中精妙地指出:“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后世对泼墨的理解,逐渐演化为一种笔酣墨饱、水墨淋漓、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这种画法或点或刷,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魅力。

清代诗人黄景仁在《真珠帘·花朝雨》一词中,以“春阴泼墨人愁坐,把雨丝、牵下春雪如磨”描绘了泼墨般的春雨,形象地展现了泼墨画法的意境。

吴其贞在鉴赏《郑虔渊明图绢画一卷》时,认为其画法与南宋泼墨减笔画家梁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进一步证明了郑虔与泼墨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王洽与郑虔的画风均属于“偏逸”一格,为后世泼墨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传承。

清末的近代海派画家吴石仙,以其泼墨道人的身份闻名。他擅长山水画,作品气势雄厚,丘壑幽奇。吴石仙曾赴日本学习,归来后擅长运用烟雨法,墨晕淋漓,烟云生动。他的画作能细致入微地渲染出峰峦林壑的阴阳向背,以及晦明之机和风雨之状,为当时画坛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黄宾虹对其评价则指出,吴石仙虽擅长泼墨,但作品中缺乏笔法和虚灵之气。

在现代,泼墨技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除了传统的水墨泼墨外,还出现了以张大千为代表彩色为主的纵笔豪放的泼彩画法。这种画法在色彩运用上更为丰富多样,为泼墨技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泼墨,这一独特的绘画技法,其核心在于运用大笔将水和墨巧妙地“溶绘”挥洒于纸或绢之上。艺术家们或随其自然流淌的形态进行创作,或依据个人意愿塑造形状,笔势奔放,墨色如泼洒般自由流淌。这种技法起源于唐代,由项容、郑虔、王洽等人开创,并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最终在世界美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记。


宝图专业美术作品征稿荐稿基地是为了解决出版社用稿难和作者发表难的问题,联合多家优秀美术出版社合作,由简能文化传媒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运营的专业美术征稿、荐稿机构。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