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中,“气韵生动”被视为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需要通过“迁想妙得”的方式来实现。一幅画作,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更要表现出其内在的精神气质。这要求画家必须深入内心,通过思考、思索和想象,将自己的情感与理解融入对象中,从而感悟和把握对象的真正精神。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画裴楷像时,虽然初稿形貌俱佳,但却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东西。原来,裴楷不仅外貌俊美,更有着深厚的学识和才干。若仅描绘其外表,而忽略了这些内在特质,则无法真正传达裴楷的精神风貌。于是,顾恺之经过深思熟虑后,在裴楷颊上添上了三毛,这一笔使得画作更加生动传神,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效果。同样,他在画谢幼舆时,也是将其置于岩石之中,以表现出其内心的丘壑与追求。这种创作方式,并非单纯依赖于形象和技法,而是源于画家内心深处的感悟与创造。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这种理念,深刻揭示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核心地位。其中,“迁想”不仅意味着从一个物象联想到另一个物象,更强调画家将个人的思想感情“迁移”到所描绘的对象中,与之融为一体,这类似于西方近代美学中的“感情移入”理论,或是演员在表演时“进入角色”的状态。画家需凭借深刻的认识、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使“迁想”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从而“妙得”对象的神韵与气质,在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创意和典型特征。“迁想妙得”的主张,实际上是对绘画创作中如何运用形象思维的早期经验总结。而“迁想妙得”的思维模式,实质上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悟性”问题,它与艺术家的学养密切相关。艺术家的学养越深厚,其觉悟点就越丰富,也就越容易通过迁想而有所妙得。
“迁想妙得”由“迁想”与“妙得”两个关键部分组成。在“迁想”阶段,画家在艺术构思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将主观情思融入客观对象中,从而获取艺术感受。而“妙得”则是这一想象活动的结果,它使画家能够深刻理解和完美表现客观对象。这一理论再次强调了创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深刻的认知、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达到“妙得”的境地。
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它在中国画创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顾恺之认为,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画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客观对象的表面描绘上,而应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迁移”到这些对象中。这种“迁移”并非简单的情感附加,而是通过深刻的认知、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使画家的主观世界与客观对象达到一种高度的统一和融合。
在这样的创作理念下,画家所呈现的艺术形象便不再仅仅是客观对象的再现,而是融入了画家独特情感和思想的创造物。这些艺术形象因此具有了鲜明的独创性和典型性,它们超越了现实的束缚,成为了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存在。
“迁想妙得”这一理念最早见于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在这本书中,顾恺之详细阐述了他对绘画创作的看法,并特别强调了“迁想妙得”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他提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不同绘画题材的难度差异,更强调了“迁想妙得”在创作传神艺术形象中的关键作用。对于人物画等难度较高的题材,画家更需要通过“迁想妙得”来深入挖掘对象的内在精神和气质,从而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佳作。
此理论不仅是顾恺之个人创作经验的总结,更是中国画创作中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美学原则。它鼓励画家在创作中勇于突破现实的局限,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融入客观对象中,从而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的艺术形象。
“迁想妙得”不仅是中国画创作的核心美学原则,而且其影响力跨越时空,深刻影响了后世众多画家。清代画家石涛提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之说,便是对“迁想妙得”中“师造化”理念的生动实践。他主张,艺术家在观察自然时,应勇于打破常规,寻求新的视角与突破,从而创作出独具匠心的艺术形象。这一观点与“迁想妙得”相得益彰,共同强调了艺术家在创作中应把握客观对象的精髓,同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创意。
在当今这个绘画技术与材料日新月异的时代,“迁想妙得”的思想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激励艺术家们在创作中深入挖掘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通过敏锐的洞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既具有个性特征又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一思想不仅在中国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更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宝图专业美术作品征稿荐稿基地是为了解决出版社用稿难和作者发表难的问题,联合多家优秀美术出版社合作,由简能文化传媒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运营的专业美术征稿、荐稿机构。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