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

中西融合---林风眠

所属分类:行业    发布时间: 2025-05-13    作者:西安简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林风眠,原名凤鸣,1900年出生于广东梅县,是中国近现代极具影响力的画家与艺术教育家,亦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

林风眠早年的艺术创作以油画为主,同时也涉足水墨山水、花鸟等领域。自20世纪30年代起,他全身心投入到变革传统绘画的探索之中,历经漫长岁月,成功开辟出一条融合东西方艺术特色的道路。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培育出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艺术人才。

林风眠渔鹰唱晚

20世纪初至今百余年的新文化浪潮里,林风眠无疑站在了先驱者的行列。他凭借自身的艺术实践,致力于中西艺术的嫁接与沟通,其彩墨艺术堪称近现代中国绘画的一座高峰,为中国美术史书写了最为辉煌的篇章;他所开创的全新艺术视野与绘画样式,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1919年,年仅十九岁的林风眠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征程。两年后,他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在雕刻家耶西斯的悉心指导下,展开了对西方近代绘画和中国陶瓷的深入研究,由此萌生出沟通中西绘画的强烈动机。1928年,林风眠在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了国立艺术院,并提出了介绍西洋美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林风眠在艺坛默默耕耘数十载,培养出了一大批成就卓越的艺术家。在留洋期间,林风眠不仅刻苦学习绘画技艺,还遍访各大博物馆,尽情领略世界名作的风采,这也使得他中西结合的绘画方式常为后人所传颂。

林风眠曾言: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所谓派别,也无所谓中西。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感受到西洋画的质感,又能领略到中国画的精妙之处。他擅长绘制美人图,其笔下的美人图栩栩如生、活色生香。他的仕女图更具传统意蕴,线条秀劲有力,设色淡雅清新,颇具民间瓷画的风姿神韵;而他的裸女画法则深受莫迪利亚尼的影响,洋溢着鲜活脱俗的气息。花卉静物是林风眠着意经营的题材之一,他借鉴了塞尚、马蒂斯等西方画家的静物画样式,十分注重画面的整体构成和颜色的协调明丽,使杯、盘、瓶、花、水果乃至背景都能精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丰富、多变且微妙的艺术效果,同时蕴含着几何美感。

1977年,林风眠移居香港,此后他的画风愈发老辣奔放、恣意纵横,可视为其典型时期风格的强化与延续。

林风眠一生都致力于对中西艺术的融合探索,若要读懂他的画,有几点关键要素不容忽视其一,他的画幅基本采用方形布阵,向四方等量扩展,旨在追求最完整、最充实的内涵表现。在方形画面中,他善于巧妙调配所有空间,或采用方中有圆的构图方式,如大理花、绣球花等各式盆花以及水果、瓶罐等静物组合,让人感受到饱满热烈的氛围;或运用平远取景的手法,其常见的风景画习惯将主要景物置于前景或中景,层层递进,在平和宁静中蕴含着动势与活力;或注重均衡布置,他的仕女和静物画非常留意左右与上下的均衡,在形、色、线的变化和呼应中实现统一和谐。林风眠在方形画幅中还擅长图案构成,既钟情于方圆元素,也喜爱锐利线条,他精心地将所有画面元素服从于背后完满的几何秩序。

其二,他强调黑白对比,同时实现色彩的多样统一。林风眠大胆地在宣纸上运用黑色,突出黑白对比效果,充分发挥黑的作用,以黑背景、黑乌鸦、黑礁石、黑衣女、黑松林等元素,搭配白色局部,如白衣女、白浪花、白墙、白马等,甚至用白色线条进行勾勒和点缀。在黑白对照的基础上,他又巧妙地利用浅淡的灰色层次过渡衬托,营造出孤寂荒寥的意境,宛如世外桃源般清旷绝俗。在色彩运用方面,林风眠自称是好色之徒,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能信手拈来,色彩既华丽浓郁,又厚实平淡,尽显天真明净之态,展现出非凡的色彩驾驭能力。

其三,就绘画的思想性而言,林风眠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浪漫抒情与诗情画意。

命运的不济却有艺术的慰藉,有人说,林风眠的作品总像一首深沉的诗。从他的作品上看总会感到一种空灵、寂静和广袤的感觉。在创作方面,他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线,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宝图专业美术作品征稿荐稿基地是为了解决出版社用稿难和作者发表难的问题,联合多家优秀美术出版社合作,由简能文化传媒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运营的专业美术征稿、荐稿机构。欢迎咨询!